战国末年,洛阳士子苏秦怀揣着纵横天下的抱负,辞别家人远赴齐国求学。他拜在鬼谷子门下,苦读三年后满怀信心周游列国,却因学识浅薄、言辞稚嫩屡屡碰壁,最终衣衫褴褛地回到家中。
推开柴门时,妻子正坐在织机前织布,见他落魄而归竟未起身;嫂子端来饭菜,见他狼狈模样又默默端走;父母更是叹息着摇头,劝他放弃游说之念。苏秦羞愧得无地自容,深夜独自在书房静坐,望着满架书籍忽然醒悟:“并非天下不容我,而是我才学不足啊!”
从此,苏秦闭门苦读,将《阴符经》等兵书国策摊在案头,常常读到深夜。每当困意袭来,他便拿起锥子狠狠刺向自己的大腿,鲜血顺着裤管流下,剧痛让他瞬间清醒。就这样,他熬过了一个个寒夜,不仅精通了各国地理、兵法、民生,更琢磨出 “合纵抗秦” 的谋略。
一年后,苏秦再次出游,先说服燕国国君,又凭三寸不烂之舌串联赵、韩、魏、齐、楚五国。公元前 333 年,六国君主在洹水会盟,共同推举苏秦为 “从约长”,佩六国相印。当他坐着华丽的马车途经洛阳时,父母出城三十里迎接,妻子不敢正视他,嫂子更是跪地叩拜。苏秦望着眼前的景象,感慨道:“贫穷则父母不子,富贵则亲戚畏惧,人生世上,势位富贵,盖可忽乎哉!” 而他刺股苦读的故事,也成为流传千年的励志典范。
部分故事版权归出版社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上一篇
郑和七下西洋
下一篇
李斯辅秦:定鼎天下的法家名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