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末时期,淮阴(今江苏淮安)人韩信家境贫寒,父母早逝,他既不会经商,也不愿种地,只能靠钓鱼为生,有时还得靠邻里接济,因此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。
一天,韩信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,背着一把宝剑,在街上行走。一个屠夫看到他后,故意拦住他,挑衅地说:“你虽然长得高大,还背着一把宝剑,其实就是个胆小鬼!如果你有胆量,就拿剑杀了我;如果没胆量,就从我胯下钻过去!”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上来,等着看韩信的笑话。
韩信盯着屠夫看了很久,心中虽有怒火,但他知道自己此时手无寸铁(宝剑只是装饰,并未开刃),若真的动手,不仅杀不了屠夫,还会惹上麻烦,耽误自己的前程。于是,他咬了咬牙,低下头,慢慢地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。周围的人顿时爆发出一阵嘲笑,韩信却毫不在意,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,默默离开了。
后来,韩信投身到反秦起义的浪潮中,起初他投奔项梁、项羽叔侄,却始终得不到重用。于是,他转而投奔刘邦,在萧何的举荐下,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。韩信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,他率领汉军屡立战功:明修栈道、暗度陈仓,帮助刘邦平定三秦;背水一战,在井陉口大败赵军;十面埋伏,在垓下围困项羽,最终迫使项羽自刎乌江,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汉朝建立后,韩信被封为楚王,衣锦还乡。他回到淮阴后,不仅没有报复当年羞辱他的屠夫,反而任命他为中尉,并对部下说:“当年他羞辱我时,我之所以没有杀他,是因为杀了他并不能成就我的大业。正是因为忍受了胯下之辱,我才更加发奋图强,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” 韩信 “胯下之辱” 的故事,也成为 “能屈能伸” 的典范,激励着后人在困境中坚守初心,砥砺前行。
部分故事版权归出版社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上一篇
管仲相齐:春秋霸主的幕后推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