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晋代,有个名叫车胤的孩子,他出身贫寒,却对读书有着无比的渴望。白天,他要帮着家里干活,只能利用零碎时间看书。可到了晚上,家里没钱点油灯,车胤常常为无法继续学习而苦恼。
一个夏日的夜晚,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叹息。忽然,他看到许多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,闪烁着点点微光。他灵机一动,心想:要是能把萤火虫的光聚集起来,不就能当灯用了吗?于是,车胤立刻找来一个白色薄绢做成的口袋,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进去。萤火虫在袋中一闪一闪,竟真的发出了足以照亮书本的光。借着这微弱却珍贵的萤光,车胤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车胤凭借着这 “囊萤” 之光,阅读了大量书籍,学问日益长进。
与车胤同样热爱学习的,还有晋代的孙康。孙康家境也十分贫苦,晚上没有钱点灯读书。寒冷的冬夜,他只能早早爬上床,在黑暗中辗转反侧,心里想着那些还没读完的书。
有一年冬天,下了一场大雪。清晨,孙康一睁眼,发现窗户被雪映得格外明亮。他连忙起身,看到地上厚厚的积雪如同镜子般反射着光芒。孙康大喜过望,赶忙拿出书本,在雪光的映照下读了起来。刺骨的寒风如刀割般吹在脸上,手脚也冻得麻木,但孙康沉浸在书中,浑然不觉。此后,每逢有雪的夜晚,孙康都会借着雪的反光刻苦读书。
后来,车胤和孙康都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,成为了博学多才之人,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“囊萤映雪” 由 “囊萤” 和 “映雪” 两个典故组成,均讲述古人在贫困环境中刻苦读书的故事,展现了逆境中求知若渴的精神,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勤奋治学的经典范例。
部分故事版权归出版社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