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战国时期,魏国派大将庞涓率领重兵攻打赵国,很快就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。赵国危在旦夕,急忙向齐国求救。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,孙膑为军师,率军前往救援。
田忌本想直接率领军队奔赴邯郸,与魏军正面交战。孙膑却摇了摇头,说道:“如今魏军全力攻打邯郸,国内必然兵力空虚。我们若直接去救邯郸,不仅路途遥远,还会陷入魏军的重围,胜算不大。不如调转方向,攻打魏国都城大梁,庞涓得知后,定会率军回援,邯郸之围自然就能解除。”
田忌听后,觉得孙膑的计策十分精妙,立刻下令军队向魏国大梁进发。齐国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,很快就逼近了大梁。消息传到庞涓耳中,他果然心急如焚 —— 大梁是魏国的都城,若有闪失,后果不堪设想。庞涓顾不上继续攻打邯郸,急忙下令撤军,日夜兼程回援大梁。
孙膑早已料到庞涓会回援,他提前在庞涓回军的必经之路 —— 桂陵,设下了埋伏。当庞涓率领魏军疲惫不堪地赶到桂陵时,齐军突然发起进攻。魏军毫无防备,又因长途奔袭体力不支,很快就溃不成军。庞涓拼死突围,才勉强逃脱,魏军损失惨重。
就这样,齐国不费吹灰之力解除了邯郸之围,还重创了魏军。“围魏救赵” 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,用来比喻不直接与对手正面交锋,而是通过攻击对手的要害,迫使对手主动撤退,从而达到解救困境的目的。它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谋略案例,体现了以智取胜的智慧。
部分故事版权归出版社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上一篇
同舟共济:团结协作渡难关
下一篇
邯郸学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