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郑和调解藩属纠纷:以和为贵的外交智慧
明朝永乐年间,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,不仅传播了明朝的国威,促进了中外贸易,还多次凭借智慧调解藩属国之间的纠纷,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。
2天前 -
辛弃疾抗金:壮志未酬的爱国词人
南宋时期,金兵南下,中原沦陷,山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辛弃疾自幼目睹金兵的残暴行径,心中埋下了抗金报国的种子。绍兴三十一年(公元 1161 年),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,年仅二十二岁的...
2天前 -
狄仁杰断案:桃李满门的神探宰相
武则天统治时期,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)人狄仁杰以断案如神、刚正不阿闻名朝野。他早年曾任大理寺丞,负责审理案件,在一年之内,就处理了积压的案件一万七千余件,且没有一人喊冤,其断案能力...
2天前 -
诸葛亮七擒孟获:攻心为上的谋略
三国时期,蜀汉建兴三年(公元 225 年),南中地区(今云南、贵州一带)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,趁刘备病逝、蜀汉国力虚弱之际,联合周边部落发动叛乱,企图脱离蜀汉统治。为了稳定后方,为北...
2天前 -
范蠡助越灭吴:功成身退的智者
春秋末年,吴越两国战火纷飞。越国大夫范蠡,自幼博览群书,精通兵法谋略,与文种一同辅佐越王勾践。公元前 494 年,吴越在夫椒交战,越军大败,勾践被迫向吴国求和,前往吴国为质。范蠡主...
2天前 -
戚继光抗倭:荡平倭寇的民族英雄
明朝嘉靖年间,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,他们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百姓深受其害。山东登州(今山东蓬莱)人戚继光目睹倭寇的暴行,立志平定倭患,保卫家园。
5天前 -
包拯断案:铁面无私的包青天
北宋仁宗年间,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)人包拯以断案公正、铁面无私闻名于世。他早年考中进士,历任知县、知府、御史中丞等职,无论官职大小,始终坚持 “为民做主” 的信念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...
5天前 -
郭子仪单骑退回纥:力挽狂澜的中兴名将
唐代宗永泰元年(公元 765 年),长安城外军情紧急 —— 叛将仆固怀恩勾结吐蕃、回纥等数十万大军进犯唐朝,兵锋直指长安。此时唐朝刚刚经历安史之乱,国力虚弱,名将郭子仪奉命率军抵御...
5天前